今年618结束了,但从目前情形看,与过去几年大家兴致盎然不同,今年倒像是相互泼冷水、树倒猢狲散的节奏。这并不是否认618不重要了,只是深切地感受到618的玩法是时候变变了。毕竟,连续十几年的深挖掘,再疯狂的购物热情都会消耗殆尽。
今年的618.是去年略冷的双11的延续,也必将是今年更惨淡的双11的预演。
客观说,零售渠道和品牌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肉眼可见的“和谐”,虽然不至于完全亦步亦趋,但同呼吸共命运却是一目了然的。而就挖掘需求的广度和深度来说,对消费者喜好的研究也不可谓不全面深透。
然而这一切并不重要,消费消失或说热情骤减有它内在的规律,所以在既定事实面前我们不能继续徜徉在过去的美好中,要认清当前任何手段的刺激哪怕是非常规的强刺激,也很难激发用户的共鸣,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。
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到这种现象的出现呢?笔者认为,还是家电企业太缺少与年轻人的深度互动了。
并不是买单的人才是家电必需者,是所有家电使用者都是!
很多厂家依旧沿循谁出钱谁就是需求者的思路,落入专攻成年人的窠臼。而渠道呢,一受阻就又开始回头,继续捡起低价利器。然而,事实证明,仅凭政策不断加料是不行的,还需要从多维角度应对年轻人的新诉求。
比如当前有不少企业依旧围绕一代人使劲薅羊毛的做法就欠妥当,伴随他们的年龄从小到大到老,这不是深度挖掘,而是营销乏术。
一个好的品牌植入,应该从其有自主意识的时候就应该润物细无声了,而不是凭借价格或活动轮番轰炸。
这两年,有不少品牌开始追求年轻化,对20多岁的年轻人开始加强宣贯和培养,但客观说能成功的企业寥寥无几。问题根源在于这些年轻人其实在更早之前就有自己的品牌主张了。然而,很多品牌却很少参与到这样的互动中。
购买发生在20多岁,但思维绝非如此。或许初中甚至小学高段的孩子们,就有了这样的品牌思维。所以家电消费电子产品不好卖,不是这些品牌不够努力,而是过多注重销售,而在前置培养环节缺失了。
同样的道理反映在产品端上,当这些孩子们觉得没必要购买家电的时候,才是最大的危机。因为缺少应用场景,不知道这些家电到底能带给他们什么,所以就会拒绝接受这些产品,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或者尽少地使用这些产品的环境了。
所以要再度激活618.不能仅靠零售渠道的歇斯底里,也不能指望追去速成的品牌厂家有什么新花样。逐渐走下神坛的电商促销,需要一个长期主义的抓手,需要营造更多的使用场景,让更新一代去使用去体验去认可,这个时间会很长(千万别抱着收割的心态,因为那么葬送你的品牌),但是要想家电行业能够活得长久且活得好,这个在过去普及时代根本不需要考虑的笨方法,现在则需要捡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,走扎实。这样,家电行业才有涅槃重生的可能,要不然,等待家电行业的只有一年更比一年糟糕的惨淡行情。
TAG标签 :